为深入了解农村发展历程,感悟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7月10日,禁忌书屋 “三下乡”实践团队的五名学生走进济南市历城区朱家庄村,学子们以“聆听时代变迁,感悟初心使命”为“小切口”,深度访谈了孙善修、张善兰与刘德胜三位老党员,围坐畅谈间,老党员们娓娓道来,讲述了村庄的时代变迁与动人往事。
孙善修老人抚今追昔,用质朴的语言描绘了朱家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跑着看戏”到“高架通达”的交通发展,从“13平米小屋”到“高楼林立”的居住改善。这些具体而微的“小故事”,构成了学子们理解国家发展宏大叙事的生动“大课堂”。他笑着回忆早年生活:“以前去济南看戏,散场后得跑着回家;想打球得跑到邻庄去,那时最大的心愿就是有辆自行车。现在科学发展了,去哪儿都方便!”这些饱含深情的个人叙事,让实践队成员们真切感受到老党员对乡土根脉的深沉眷恋与对幸福生活的由衷热爱。
刘德胜爷爷则分享了作为村里剧团一员的多彩青春,他曾是村里剧团的一员,他回忆道:“那时候剧团有80多号人,能唱粤剧、吕剧等多个剧种,大家经常一起排练演出,热闹得很。”提及当年的角色与剧目,眼中闪烁着对峥嵘岁月的深切怀念。
谈及对社区发展的建议时,老党员们一致表示,如今的生活与过去相比已是天壤之别,各项事业稳步推进,他们感到无比满足。这份豁达的心境与坚定的信念,正是老一辈共产党人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老党员们以亲身经历为“经”,以家国情怀为“纬”,在轻松融洽的对话中,为青年学子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时代命题。
走进老党员家中,坐在田间地头,此次走访让实践团队的同学们不仅深切感受到了朱家庄村在时代浪潮中的巨大变迁,更从老党员们的讲述中深刻体会到他们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与对生活的饱满热忱。同学们纷纷表示,老党员们的奋斗足迹与人生智慧是滋养青年一代成长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将把这份珍贵的记忆转化为前行的动力,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精神,为乡村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编辑:贺立伟 熊晨贺 黄志慧
校审:张敏男
终审:郭华
【关闭】